第117章 如此来的馆伴官_诈宋
我就爱小说网 > 诈宋 > 第117章 如此来的馆伴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7章 如此来的馆伴官

  南宋的制度承袭于北宋,其外事机构亦是如此,但也有些变化。北宋主持与契丹往来的机构称“管勾往来国信所”,常以“国信所”称之。北宋国信所编制是:管勾官二人,以都知、押班充。译语殿侍二十一,通事十二人。

  南宋主管金国的外事机构称“主管往来国信所”,亦简称国信所。分隶入内内侍省与礼部鸿胪寺。之所以会由“管勾往来国信所”改称“主管往来国信所”,是为避本朝绍兴天子赵构的名讳。

  主管往来国信所驻地于都亭驿,都亭驿为金使所馆之地,国信所设于此,是为方便之举。

  至绍兴议和后,南宋每年必遣贺正旦使、贺生辰使至金。正旦使即贺金朝皇帝新年的使节,生辰使即贺金朝皇帝生日的使节。除了贺生辰、贺正旦使外,宋朝派往金国的还有告哀使,吊祭使、报谢使、报登位使、贺登位使。

  金国每年也会遣正旦节使,贺生辰使至宋,六月十二为赵构生辰,故金国遣使来贺,这是两国惯制。

  翻开礼部会典,安维轩发现宋人在一些外交术语的使用上非常讲究的。他们将高丽、夏国等一些小国的使节称为“蕃使入贡”称辽、金等与之抗衡的大国使节为“国信使”。与此适应的一套接待制度也不一样。迎、送高丽、夏国使节的人称“引伴使”,在京陪伴高丽、夏国使节的人称为“押伴使。”

  金国势大,赵构为了求和,这个皇帝称号还要金人赐号,所以对金使,南宋人自是不敢怠慢,自成一套详细的接待制度。

  “恭喜安探花,当任馆伴副使一职!”就在安维轩坐在自家差房查阅会典时,忽有同僚闪进身形,向自己拱手贺道。

  安维轩抬头看是鸿胪寺的一个同僚,忙回礼客气道:“谢大人客气了,安某只是临时充差这馆伴副使,实算不得是什么正职……”

  这位谢大人有四十余岁,对这位谢大人的来历,安维轩倒是听同僚提起过一二,反正走的不是科举路子,据说是靠祖上荫恩得了个散官,在鸿胪寺得了个执事的官职任职多年,也就是打个下手的万金油,算是官场扑街货之一。

  谢大人这个执事的官职相当于后世招待所所长一般,不入眼的九品小官,正经读书人出身的官员不屑于干怕辱了自家身份,又事干国体尊严,没甚见识的寻常杂流官又干不了,倒也算是有些特殊的存在。

  不过此人过来,倒也省了安维轩许多气力,此人在礼部闲散位置上多年,对礼部事务倒也熟稔,省了安维轩似无头苍蝇一般的查找会典。

  “安探花此言差矣!”不等安维轩将话说完,那谢大人脸上几乎是带着谄笑说道:“这馆伴副使看上去只是一临时充差的职务,却代表官家对安探花的看法,依我看只要官家的生辰过去,那金国贺生辰使归去,中间无虞的话,安大人将来必定前程似锦。”

  安维轩笑道:“那安某就先行谢过谢大人吉言了。”

  那谢大人于礼部鸿胪寺任职多年,经历过接待金人事务连自家也不知有多少次了,倒也算是本活会典,那谢大人又有意讨好安维轩,言道:“金人入境,有接伴使到临安,有馆伴使回程,有送伴使。接送伴使及馆伴使皆遣可靠之人担当,接伴使亦是送伴使。”

  “不管是接送伴使还是馆伴使虽说处置好了可以飞黄腾达,但不是什么好差事。”那谢大人言道,不等安维轩发问,接着说道:“绍兴十五年五月,吏部侍郎陈康伯、和州防御使、知閤门事钱恺任接伴使,接伴金国贺生辰使,陈康伯得罪金使,为金使所告,而朝廷惧生事,罢免二人,以宋之才、康益充送伴使……”

  听言,安维轩不禁挑眉:“这么说,那金使很是嚣张?”

  那谢大人言道:“想我朝靖康天子与一众皇亲国戚皆在金人手中,金国国势又强于我朝,那金使自是嚣张!”说到这里,那谢大人有意压低了声调:“坊间有传闻安探花是为太后她老人家远房亲眷,是也不是?”

  又来这套,安维轩盯着这谢大人良久,摇头道:“非也!”

  那谢大人神色有不信之色,却未明说,而是言道:“馆伴使副职责不若衔面出疆之重,但言谈举止亦系国体。故选择仍不得不慎,一般由宰相提出候选者,由官家钦点,且多由富资历者担任……”

  莫说这谢大人,便是安维轩现下也是没头没脑的,自己怎么凭空就当上这馆伴副使的。

  只听这谢大人继续说道:“接、送伴使迎金使至临安后,陪同事宜就移交与馆伴使,安探花且注意了,馆伴使负责安排金使起居,与之沟涌,传达朝廷旨意,非官家旨意馆伴使不能随意与金使接触。”新城“多谢谢大人提醒。”安维轩忙谢道。

  “探花郎客气了。”那谢大人笑道,又卖好般的说道:“下官在鸿胪寺这个执事任上多年,虽未曾亲自接待过金使,但对接待金使的一套礼仪过程看的多了,也算得上是熟稔,安大人若有疑问之处,大可以向下官问询。”

  听谢大人言,对于安维轩来说如同瞌睡来了有人送帎头一般,客气的说道:“安某初入官场,今又忝任馆伴副使一职,对迎接金使诸多事宜,多有不甚了解之处,既然谢大人如是说,那安某便要多加谢教了。”

  听言,那谢大人欣喜,显然安维轩是用得到自己,这就是一个人情呐,忙说道:“今次是由咱们礼部侍郎晃老大人任馆伴使,为兹显国体充做馆伴使的侍郎常借尚书职充当,副体由知閤门事假某军承宣使充当……”

  说到这里,这谢大人不由的顿了一下,看着安维轩的眼神羡慕到极点:“安探花怕是过几日要怕是借绯了!”

  借绯,唐宋时规定官员的服色,四、五、六品服绯,像安维轩这样临时充任馆伴副使的从八品官官远未至六品,天子可以特许服绯,被称为“借绯”。

  至于这承宣使,是宋初沿唐制,置节度观察留后,无定员,无职守,虽冠有军名而不赴任,仅为武臣加官虚衔,宋政和七年改称承宣使。

  听到“借绯”二字,安维轩也是不由的心神一震,那可是六品官以上才能有的待遇,自家能借得了这个绯,也就代表自己日后的前途无量。

  羡慕了半响,那谢大人忙收了心思,言道:“本朝与金以淮河中游为界,淮河北岩是为金泗州,南岸是本朝盱眙军,金使从泗州渡淮到达盱眙,接伴使要先期一天至泗州,与金使相见,然后返回盱眙,次日,双方使团乘舟相遇到淮河中流,一同到达盱眙军。

  从盱眙于临安,都要走水路。这是为防金人探得本朝地形,从盱眙至临安多尚运何行走,一路上大约需耗时半月左右。”

  顿了顿,那谢大人接着说道:“为维系两朝和好关系,本朝向来重视对金使的接待,金使自入境就开始享有优待,来程与归程在盱眙军、镇江府、平江府均赐御宴,无论是正旦还是贺官家生辰,金使多于节日五、六天前抵达临安,此时便要由馆伴使全权负责接待之事……”

  就在这时,有个门子急匆匆的行了来,进屋拜了拜言道:“安大人,晃侍郎上朝归来,着安大人去差房相见。”

  “与晃老大人方,下官马上就到。”听晃侍郎传见,安维轩忙与那门子言道,又与谢大人拱手道:“安某还要去见晃老大人,有不明之处,以后还要多请教谢大人!”

  “下官随时听安大人召唤!”那谢大人忙言道。

  ……

  不一时,安维轩去了晃侍郎差房,见过礼后,晃侍郎直接言道:“此次金人入朝贺官家生辰,本官忝为馆伴使,是本官请天子着你做馆伴副使的。”

  安维轩有些疑惑的说道:“下官初入官场,实是经验不丰……”

  将手一挥,晃侍郎打断了安维轩的话语,“说起来,你之所以能够充当这馆伴副使,实是捡了个漏。”

  捡漏?安维轩听言,心中很是不解。

  晃侍郎言道:“按本朝例制,使节的任选有了一定的规格,一般正使为高级文官,多为六部侍郎借六部尚书或翰林学士充。副使为武官,为某州观察使或某州刺使,知閤门事借某某军节度使充。秦相有意招揽今岁状元王佐,令其为馆伴副使破了武职为副使之例,然这王状元与秦相之子秦熺多有不睦之语,为秦相所恶。

  随之秦相又提名榜眼董德元为副使,然官家嫌这董德元年纪偏长,形容有失天朝威仪观瞻,故而本官举你为馆伴副使,秦相与百官无异议,官家也钟意于你,这便定了下来。”

  原来是这个原因,自己才当上馆伴副使的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jask.com。我就爱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wjask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